根據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的數據顯示,三大主要供應商TomTom、Garmin和中國臺灣地區的神達目前占全球便攜式導航設備80%以上的市場份額。作為GPS設備行業的后來者,盡管中國企業具有很強的生產成本優勢,然而在系統方案選擇、電路設計和系統設計方面,中國國內開發工程師還普遍缺乏經驗。如何設計出滿足特定目標客戶的需求,具有穩定性、低功耗、高精度和易用性,工程師面臨很大的挑戰。
選擇適合您的解決方案
GPS方案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獨立于主處理器,所有的信號處理和算法實現都運行在GPS芯片組上;部分GPS軟件運行在系統主處理器上; GPS基帶處理和所有的算法由運行在主處理器上的軟件完成,即所謂軟件解決方案。這些方案在性能、對系統資源的要求、成本以及設計難度上都存在差異,設計工程師需要根據他們特定的產品來選擇。“選擇解決方案之前,理解終端用戶的需求以及GPS解決方案將集成到的平臺非常重要。”瑟孚(SiRF)公司創始人兼營銷副總裁Kanwar Chadha指出,“對于汽車應用,導航性能是關鍵的考慮因素,對于便攜式系統,支持增值業務和不錯的功能組合是需要關注的主要內容。”
MCU的選擇是整個解決方案的核心之一。“對MCU的要求取決于采用什么樣的導航軟件以及操作系統,復雜的導航軟件要求MCU的運行頻率超過200MHz,普通手機當前所采用的硬件平臺來難以支持這么高的處理能力。”深圳星亮電子GPS產品經理劉勇指出。通常系統設計公司或方案提供商與導航軟件公司合作,定制一個復雜度適當、滿足特定需求的導航軟件版本。
為了進一步減小尺寸和成本,很多的GPS提供商推出軟件解決方案,在這種解決方案中,基帶芯片集成到DSP芯片中。“但是這種解決方案目前還并不成熟,MCU在進行部分的GPS處理時,性能將受到影響,特別是在搜星階段。” u-blox公司CEO Thomas Seiler指出,“將GPS基帶軟件整合到多媒體DSP中還增加了開發風險,推遲產品面市并增加整體的成本。” 上海豐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汽車電子部經理周青華認為:“與軟件解決方案相比,硬件解決方案運行速度快,不增加主處理器的負擔,但是軟件解決方案具有很明顯的成本優勢。” 穩定性是業界對軟件解決方案的最大擔心。“軟件算法不好的話,系統會花很多的時間才能把有用的數據計算出來,會增加功耗而且系統出錯的概率增加,因此如何使系統更穩定是最大的挑戰。”瑟孚亞太區總裁林宏正指出。
市場上可選擇的方案越來越多,如何選擇一款滿足自己需求的產品呢?“你不能僅憑其方案說明書來選擇,一定要在同樣的條件和時間,通過實際的路測來進行逐項比較。” 林宏正表示。“很多時候單獨的模塊測試沒有任何問題,而一旦進行整體性能測試時,因為干擾等因素,可能表現出性能不穩定、抗干擾性能差等問題。”西安華迅微電子市場經理胡波也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