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由無錫市經信委指導,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無錫市軟件行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六域區塊鏈聯合實驗室、江蘇恒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編寫的《中國區塊鏈與物聯網融合創新應用藍皮書》,在2017世界物聯網新技術新產品成果發布會權威發布,發布會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陳大紀副院長主持。
該藍皮書內容融合了國際物聯網標準“六域模型”,重點從區塊鏈與物聯網發展情況、區塊鏈與物聯網融合框架、區塊鏈與物聯網融合應用場景等方面進行了深入闡述。藍皮書指出,當前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推廣依舊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尤其是人與物的信任體系、數據信用體系和價值體系等,而區塊鏈作為一種互聯網全新的革命性技術,所具備的去中心化、鏈式數據塊、防偽造和防篡改、透明可信和高可靠性等特征,能為物聯網的大規模應用提供重要支撐,同時,物聯網也能為區塊鏈網絡創造豐富的高價值數據資產,形成共生共榮的發展格局。藍皮書同時也從環保、醫療、智能制造、供應鏈管理、農業、能源等應用場景分析了物聯網與區塊鏈融合所能帶來的全新服務和價值。
國家工信部科技司 副司長 王衛明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軟件工程與評估中心周平主任介紹說:“藍皮書的編寫,目的在于喚起物聯網和區塊鏈兩大領域更多的一些創新思考,使得區塊鏈與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能更好的融合發展和相互促進。無論對于區塊鏈還是物聯網,當前正處于快速起步階段,通過融合發展,加快培育新模式、新業務尤為重要。”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副院長 陳大紀
六域區塊鏈聯合實驗室發起人,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總體組組長沈杰博士介紹,“物聯網與區塊鏈的融合發展,需要有序推進,由于物聯網與行業融合本身的復雜性,需要從物聯網頂層設計和商業生態兩方面入手,再通過區塊鏈強化應用生態中的數據信用和價值交互體系”,“從目前在農業領域的落地實踐來看,物聯網和區塊鏈的融合更為必要和迫切,如農產品及相關信息溯源、農業科技信貸、農業科技保險等創新應用,一方面,依托物聯網可以極大提升傳統農業效率,連接孤立的產業鏈環節和小幅土地資源,創造增量價值;另一方面,依托區塊鏈技術鏈接各農業數字資源要素,可以建立全程的信用和增值服務體系。”“物聯網和區塊鏈創新融合,再深入助推各個行業領域的發展,未來具有無窮的想象空間”
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韻潔
無錫市軟件行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主任徐鈺淳介紹,無錫是我國唯一的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在產業基礎、人才儲備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未來無錫會依托藍皮書打造下一代物聯網+區塊鏈的產業應用,一方面為無錫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另一方面為無錫區塊鏈產業應用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中國科學院姚建銓院士認為,對于區塊鏈這樣的新技術,我們需要“關注它,研究它,認識它,利用它”,物聯網當前發展中也存在著概念紛雜,技術散亂等一些困局,藍皮書從頂層架構和應用場景等角度,去分析物聯網和區塊鏈的融合發展趨勢,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將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