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大爆發,物業行業也正在通過互聯網謀求轉型與升級,而智慧社區的提出更為物業提供了增加用戶附加值及用戶粘性、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
來自天津的張先生身有感觸,張先生家在天津康橋花園小區,以前小區沒有智慧社區這套系統,有問題全靠打電話和去物業辦理,遇到自己有點事情脫不開身,拖延了報修時間。2015年,天津紅磡物業為小區引進了家生活“智管家”,張先生遇到問題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電話催、跑斷腿,只需要動動手指使用智管家微信公眾號直接報給物業,物業客服收到張先生的報修迅速在智管家APP上做出反饋,張先生還可以對服務質量提出評價。而小區其他業主也感受到了物業處理問題的提速和服務質量的提供。
家生活社區運營團隊在天津紅磡物業服務的小區舉辦活動
家生活社區運營團隊在天津紅磡物業服務的小區舉辦活動
家生活社區運營團隊在天津紅磡物業服務的小區舉辦活動
我國物業發展不過短短二十幾年,在這期間,物業公司經歷了從產生初期的感性、無序,到迅速發展狂熱的中期,再到平穩和理性的后期。這期間無不滲透著對業主服務的不斷提升,尤隨著服務意識的提升,物業管理越來越走向對“人”的管理,即“得客戶者得天下”。“家生活智管家正是解決了物業公司對業主聲音的掌握,了解業主到底是怎么想的?如何提高服務效率的情況下節約成本?以及如何在社區運營中提高變現能力。而不是物業公司的自娛自樂、自我感覺良好。”王斌說。
對于物業公司來說,他們面臨著工單派遣基本靠吼,現場品質監控不到位、人力效率提不上去的棘手問題。“家生活考慮到了物業公司的這些問題,智管家系統的各個功能幫助物業公司擺脫痛點。”王斌進一步介紹到:在業主報修的環節中,客服接收到業主的報修信息并受理,再通過系統直接將信息傳達給維修人員,維修人員一鍵響應,減少中間溝通環節,也便于物業管理人員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況和實現員工調配。也就是說只有物業服務提高了,物業費其實也不會受阻。從根本上解決物業痛點問題。
“智管家”全稱智管家物業服務移動化系統,這個系統由前端微信公眾號,手機端(安卓和IOS)APP和后端運維平臺組成,也包括物業現場服務人員例如維修工、客服經理、項目經理等現場服務和管理人員的辦公APP。系統主要為業主提供末端快遞領取、物業管理、房屋租賃、報修投訴、意見反饋、小區通知等“一站式”生活服務,還連接著線下大量供應商及商家滿足業主多樣化生活需求。
后端運維平臺主要是物業服務人員使用,主要用于物業服務人員及時處理業主報修、快遞登記、投訴登記、發布小區通知以及服務人員管理與派工單等。幫助物業服務企業項目經理對現場服務品質的監管,以及對于基層員工的工作考核。
王斌說,作為城市的最底層單元,社區的智慧化建設是智慧城市根本所在,也是未來房地產業的重要方向。一些以龍頭房企如萬科地產、龍湖地產等正在向智慧社區進軍。目前,基于智管家不僅幫助社區實現智能化,讓社區更為人性化、智慧化,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家生活正在搭建物業服務新模式——以社區為核心,建立與商家合作策略,做社區運營為盈利要點的商業模式。
家生活致力于智慧社區整體解決方案,不僅有智管家物業管理系統,還有設施設備管理及巡檢系統以及智能門禁、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軟件加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推動物業行業升級轉型,改變服務模式提升總體滿意度,為客戶創造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