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還沒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來了。我們還沒搞清楚移動互聯的時候,大數據時代又來了。”馬云在卸任演講中如是說。
根據《2015年中國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達到115.9億元,增速達38%。企業IT建設正在快步走入新科技時代:私有云、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位置感知等技術快速發展,日新月異。這些技術有效地提升信息資源使用效率、提高數據挖掘效益和改善用戶體驗。隨著大數據和數據挖掘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的深化,企業及金融機構的經營決策和戰略制定正在從經驗依賴向數據依賴轉變,經營管理愈發呈現“數據化”趨勢。
大數據采集挖掘的引領者
很多企業、機構等都能輕而易舉的擁有大量數據,但這僅是“龐大的數據數量”,而不是有意義的大數據。這些未經演算的數據就像未知的礦藏,可能給你無限驚喜,也可能暗藏無數風險。數據本身不產生價值,如何分析和利用大數據對業務產生幫助才是關鍵,尤其是在金融行業。
早在2006年,一套Bonelight網絡分析軟件的發布,就引領了簡單閱讀和分析網絡數據包的歷史性變革。Bonelight能夠對數據包進行多種格式轉換,甚至直接變成易讀的Excel格式,其最大的亮點是,能夠讓跨部門、跨專業人員毫無障礙地獲取網絡數據中的關鍵信息。此項業務的發布者上海天旦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天旦”)次年將Bonelight投入美國市場,很快便獲得來自微軟、IBM、HP、GM等企業的訂單,使用者們認為Bonelight“彰顯了開發者們對數據包解碼分析的熱愛”,他們將一份份Bone File文件描述成“一顆顆閃閃發光的星”。
全球最大的網絡通信展會Interop紐約站天旦展臺人氣高
如果說Bonelight為數據的“簡單閱讀”打開了一扇窗,那么上海天旦在2008年推出的業內首個攜帶Flow engine的網絡性能分析產品Dali的面世,則是徹底拆除了原來網絡數據包分析晦澀難懂、分析效率低下的“圍墻”。同時,Dali也能分析如中國銀聯、中國電信3G信令等多種具有行業屬性的協議,開創了通過網絡數據包分析業務的先河。
憑借這些閃耀的成就,2012年,上海天旦正式加入了全球非營利性組織“國際計算機性能測量組織(CMG)”,與IBM、Intel、EMC、BMC、Oracle、花旗集團、波音等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企業攜手,在CMG內部和技術社區,共同為制定性能測量標準和方法而努力。這些企業會員關注著企業系統及資源的評估和預測,希望以最合理的成本實現最優的業務性能管理。
產品深得北美用戶認可
監測風險:保障每天百億筆交易安全
當前,中國銀行業正面臨著消費習慣、利率市場化、風險管理、行業格局等多重變化的挑戰,在轉型變化之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的整體規模巨大。有機構預測,該市場2014到2018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3.14%,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19.74億元,巨大的市場潛力背后,風險監控環節不容忽視。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王永紅表示:“IT風險是唯一可以在一瞬間讓整個銀行陷入癱瘓的風險,人民銀行要求各金融機構絕不允許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的風險。在技術層面,金融機構要建立有管理、可控制的安全生產運維機制。”
在此大背景下,上海天旦獨立研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BPC產品并于2012年落地應用,目前已經成為金融機構、運營商、大型企業核心業務監控系統,實現快速告警、精準定位、端到端全路徑覆蓋。上海天旦通過運用專利數據分析技術研發,實現了在對現有生產系統無影響的前提下,迅速提高數據中心運維能力。BPC產品能夠對繁忙的金融交易、關鍵任務進行精確的響應時間測量和交易追蹤。產品線問世4年以來,獲得了6項發明專利、多項產品著作權、高新技術成果轉換認定,并通過了ISO9001認證,被評選為2015年度中國行業信息化最佳產品及最佳解決方案,入選了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服務分會(ITSS分會)TAG組核心業務工具。
與此同時,面向關鍵信息系統運維中的挑戰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上海天旦的業務性能管理BPC每天在中國境內保障著近百億筆交易的順利達成。目前,中國農業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及中國銀聯、上海期貨交易所、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中國移動南方基地等近百家大型企業的關鍵業務性能管理方面,都能看到上海天旦BPC產品的身影。
民生銀行數據中心
上海天旦與民生銀行合作三年多來,個人理財、國庫、商業匯票、大、小額、黃金、信用卡、手機銀行、柜面系統等等35套關鍵業務系統都在BPC的監測下穩定運行。“BPC已經成為科技運維體系中的重要監控工具,”民生銀行科技開發部生產調度中心經理畢永軍表示,“BPC配合新核心系統投產、新機房搬遷、ECC大屏監控、同城雙活應用改造、‘雙十一’保障工作,完成了多次升級改造,有效保障了民生銀行重要業務系統的順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