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次數是影響電池壽命的因素之一,隨著充電次數的增多電池性能會逐漸衰竭,人們會感到越來越需要頻繁的充電。但得益于技術的發展,這一問題將有可能被徹底解決。近日美國科學家發明了一項全新的技術,能夠讓電池經歷十萬次充電也不產生衰竭的現象。普通的電池經歷幾百次充電后電池就會出現衰竭的現象,這項技術的出現將無疑改變電池領域的發展。
發現這項技術的科學家屬于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科學家是在研究如何讓納米線技術不再像當前那么脆弱時,偶然發現這項技術的。研究結果刊登在美國化學學會(ACS)旗下學術刊物《能源通信》上。
參與實施這項研究的科學家雷金納德·潘納爾在《赫芬頓郵報》上寫道:“我們當時并不是為了延長這些電極的循環壽命——我們只是試圖通過用凝膠電解質來替換液體電解質,打造一種固態版本。”
一段時間以來,科學家就試圖通過挖掘納米線技術的潛力來改善電池性能。納米線極細——比一根頭發還細——但卻是留住電荷的絕佳媒介。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這種納米線用于能量存儲的致命短板就是循環穩定性。”盡管存在諸多優點,但納米線在重復曝光給電池的充電過程后往往變得十分脆弱。
續航能力不佳始終是困擾當前電池技術的一大問題。新買的智能手機充一次電,可以用一整天;但在充電200次以后,那么在晚上外出之前,還需要再充一次電;而在充電2000次以后,你最好不要離電源插座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