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初我國電動汽車新國標的出臺,似乎以特斯拉為首的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終于能夠迎來春天。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這一政策的出臺事實上是在迫使特斯拉做出妥協,要么撤出中國市場,要么順應市場做出改變。
特斯拉在充電樁一直堅持獨立建設,因此獨有自己的一套充電標準。如果這一新國標真的實行,那么特斯拉必然將被排除在外。自進入中國以來,超級充電站不兼容、充電難等問題一直制約著特斯拉在華的推廣。此次新國標的實施,特斯拉恐怕難以一蹴而就,在中國扮演純電動汽車市場先驅者的角色也將成為泡影。
新國標的挑戰
針對新國標發布的問題,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已經開始妥協。特斯拉在官方發言回應稱,“特斯拉在全球所有已經進入的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和地區,都始終和完全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特斯拉已多次公開承諾在中國充電新國標發布之后,會用最短的時間確保所有在中國銷售的特斯拉產品完全遵守該標準。對于現有的特斯拉車主,我們會有完善的過渡措施和售后服務,保證所有特斯拉在中國的電動汽車能夠在符合新國標的設備上充電”。這也是特斯拉的首次官方表態。
然而,在業內看來,適應新國標需要對產品進行的整體改動較大,甚至涉及充電樁功率與電池匹配等一系列問題,因此特斯拉面臨的改造難度不亞于新車改款,這勢必將成為特斯拉推廣的最大障礙。汽車行業專家張志勇認為,車型的改造或許容易,但充電設施的改造則更為迫切。特斯拉的充電端口標準與其他品牌并不兼容,因此并不利于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據了解,在特斯拉應對新國標的方案中,美國工廠未來面向中國市場生產的新車型將會統一采用新的充電標準,而對于目前已經出售的特斯拉車型,可能會采用專門的轉換設備進行充電。但根據記者調查發現,截至目前,特斯拉仍沒有將已經建好的充電網絡對外開放,其自身建設的充電設施與新國標的對接改造也未啟動。
一位熟悉特斯拉的人士透露,特斯拉現有的所有充電站不會在短期內進行改造升級,這無疑讓其建設的充電設施與其他品牌產生了沖突,成為了“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