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股價在上周出現了15%的跌幅,人們在驚嘆之余或許會聯想到是否與之前的反壟斷案件有關,但實際上高通此次股價暴跌確實與中國有關,卻不是政府導致,而是與中國本土企業小米與聯想有關。
眾所周知,高通的主要收入是來自于向使用其芯片技術的廠商收取專利費用。但在反壟斷案后,高通與中國手機制造廠商的談判并不愉快,這導致了投資者對高通大失所望,這才導致其股價在十月底出現暴跌15%的情況。
在股價下跌的同時,恰巧事逢高通2015年季度財報的發布,從側面印證了這一猜測。高通總裁德里克-阿伯利上周在公司發布最近季度財報后,面向分析師召開的電話會議上稱,由于部分中國手持設備制造商瞞報銷量,或停止支付無線技術專利授權費,公司授權收入減少,致使最近季度凈利潤減少44%。
去年,在高通在同意支付9.75億美元平息中國政府發起的反壟斷調查后,取得了不錯的條件,一方面專利費僅僅打折,收取的基礎依然是整機收取,而沒有變成芯片價格計價。另外一方面,原本不繳納專利費的TD也要繳費。其在中國的授權收入原本應當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