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國家頒布了兩項關于光伏電站的政策,提出針對部分地區光伏電站與配套電網建設不同步的問題,要以年度規模管理引導光伏電站與配套電網協調建設。對于分布光伏發電的主打城市來說,正借著政策的東風積極探索并予以實踐。配套電網的建設和技術成果的創新,即將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光伏之路。
光伏發電作為清潔能源,是目前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然而分布式光伏電源具有發電量小、分布廣、可調節性差等特點,其接入電網后對電網的規劃設計、調控運行將產生一定的影響,一度被視作阻礙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的一塊“絆腳石”。
分布式光伏“遇見”智能電網
2014年,進一步加大了光伏發電應用力度,分布式光伏發電推進總體順利。年初,全省下達了總容量191.8萬千瓦的光伏發電項目計劃(含2013年的示范項目和先期啟動項目),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規模139.7萬千瓦,地面電站25.6萬千瓦,各市機動26.5萬千瓦。
分布式光伏的發電非常不穩定,其在發電并網過程中,需要進行許多技術處理,特別是在運行和檢修方面的安全技術,否則,一旦電流倒送,將給電網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
為此,供電公司進行接入配電網的仿真計算,進行區域配電網光伏接納能力評估,超前規劃未來5年高、中、低壓電網。為建設適應高滲透性分布式光伏接入的區域智能電網,在2013年度綜合計劃中增補落實保護改造、動態無功補償、通信網絡等配套項目建設,增加投資700余萬元,實現光伏無障礙接入。在配套的電網設施建設方面,研究并建設了一套完善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信息采集及運行監控系統,規范了系統建設標準,為電網系統及分布式光伏項目業主提供了解決思路與實踐經驗。
這將為分布式光伏發電在并網技術上解決了三大難題,一是規范分布式光伏監控主站系統的建設規范并建設一套分布式光伏運行監控系統;二是開發一套適合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并網接口一體化裝置;三是建立一套混合通信環境下的滿足信息安全與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要求的通信解決方案。